易经
易经,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,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。包括《连山》《归藏》《周易》三部易书,其中《连山》《归藏》已经失传,现存于世的只有《周易》。 《易经》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,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。 [1] 其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,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,即“天人合一”。 《易经》长期被用作“卜筮”。“卜筮”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,而《易经》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。 《易经》被誉为诸经之首,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。含盖万有,纲纪群伦,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;广大精微,包罗万象,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。其内容涉及哲学、政治、生活、文学、艺术、科学等诸多领域,是各家共同的经典。
易经全集在线阅读
- 乾(卦一)–吉人自有天象
- 坤(卦二)–贴近大地的胸怀
- 屯(卦三)–人间路难行
- 蒙(卦四)–诚信得神佑
- 需(卦五)–出行的苦与乐
- 讼(卦六)–纷争不可避免
- 师(卦七)—–战争是王者之事
- 比(卦八)–团结的学问
- 小畜(卦九)—-远古传来的劳动号子
- 履(卦十)–君子坦荡荡
- 泰(卦十一)–运动变化的辩证法
- 否(卦十二)–提防物极必反的忧患意识
- 同人(卦十三)–古战场的刀光剑影
- 大有(卦十四)–民以食为天
- 谦(卦十五)–内圣外王的境界
- 豫(卦十六)–三思而后行
- 随(卦十七)–贩奴历史的真实记录
- 蛊(卦十八)–子承父业的教诲
- 临(卦十九)–统治者的治人之道
- 观(卦二十)–体察各方情况的统治术
- 噬嗑(卦二十一)–吃喝享乐与受刑挨罚
- 贲(卦二十二)–对偶婚的风俗画
- 剥(卦二十三)–不止是小人才忧戚
- 复(卦二十四)–行旅过程的体验
- 无妄(卦二十五)–“思无邪”的做人准则
- 大畜(卦二十六)–种田放牧的诱惑
- 颐(卦二十七)–不劳动者不得食
- 大过(卦二十八)–凡事不要过头
- 坎(卦二十九)–布满陷阶的荆棘路
- 离(卦三十)–突如其来的战祸
- 咸(卦三十一)–梦境中的吉凶征兆
- 恒(卦三十二)–愿好日子恒久如常
- 遯(卦三十三)–归隐山林的诱惑
- 大壮(卦三十四)–驯养牲畜写真
- 晋(卦三十五)–敲响进攻敌人的战鼓
- 明夷(卦三十六)–艰难之时思归隐
- 家人(卦三十七)–幸福的和不幸的家庭
- 睽(卦三十八)–平实的旅行日记
- 蹇(卦三十九)–艰难困苦结硕果
- 解(卦四十)–逢凶化吉的商旅经历
- 损(卦四十一)–保持恰到好处的“度”
- 益(卦四十二)–力娩衰亡的呼号
- 夬(卦四十三)–防患于未然的意识
- 姤(卦四十四)–梦中相亲出行
- 萃(卦四十五)–没有人的祭祀活动
- 升(卦四十六)–昌盛之道在不断发展
- 困(卦四十七)–严刑酷罚的展示
- 井(卦四十八)–水是生命之源
- 革(卦四十九)–变更是万物运行的法则
- 鼎(卦五十)–鼎倾覆损坏的启示
- 震(卦五十一)–雷电滚滚惊天动地
- 艮(卦五十二)–养身之道一张一弛
- 渐(卦五十三)–鸿雁传来幸福家庭的消息
- 归妹(卦五十四)–姊妹共夫的婚俗
- 丰(卦五十五)–经商漂泊的遭际
- 旅(卦五十六)–赚钱赚不来幸福
- 巽(卦五十七)–人与神之间的使者
- 兑(卦五十八)–邦交以和为贵
- 涣(卦五十九)–洪水可不可怕
- 节(卦六十)–倡导节俭和守礼节
- 中孚(卦六十一)–久已远去的仪式
- 小过(卦六十二)–开明通达的批评观
- 既济(卦六十三)–谁能说不济是祸
- 未济(卦六十四)–谁能说既济是福
乾(卦一)–吉人自有天象
乾(卦一)–吉人自有天象
初九③:潜龙勿用④。
九二:见龙在田,利见大人⑤。
九三:君子终日乾乾⑥,夕惕若厉,无咎⑦。
九四:或跃在渊,无咎⑧。
九五:飞龙⑨在天,利见大人。
上九:亢龙有悔⑩。
用九⑪:见群龙无首⑫,吉。
①乾是本卦标题。乾指北斗星,用来代表天。本卦的内容主要与天有关。
②元亨、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,表明是两个吉占。元亨的意思约等于大吉。利贞的意思是吉利的贞卜。
③初九:是本卦第一爻名称,以下“九二”、“九三”等也是。“九”代表阳性“-”,“六”代表阴性“–”。一个卦画由六爻组成,从下向上排列,依次用初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上表示,如“六三”、“上六”、“九二”、“上九”等。它们都是表示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。
④潜龙:指秋分时的龙星。性和排列顺序的名称。勿用:不利。
⑤见(xian):出现。龙:龙星。田:天田.大人:指王公贵族。
⑥君子:指有才德的贵族。乾乾:勤勉努力。
⑦夕:夜晚。惕:敬惧。厉:危险。咎;过失,灾难。
⑧或:有人,指贵族。跃在渊:跳进深潭。
⑨飞龙;龙星。
⑩亢:龙升腾到极高处的龙星。有悔:不吉利的占筮。
⑪用九:乾卦特有的爻名。《易经》的乾卦和坤卦都多一爻(坤卦为‘用六),专门表示这两卦是全阳、全阴。“用九”表示乾卦的全阳爻将尽变为全阴爻。
⑫群龙:等于说卷龙。龙卷曲起来就见不到头。
乾卦:大吉大利,吉祥的占卜。
初九:龙星秋分时潜隐不见,不吉利。
九二:龙星出现在天田星旁,对王公贵族有利。
九三:有才德的君子整天勤勉努力,夜里也要提防危险,但最终不会有灾难。
九四:有些大人君子跳进深潭自杀,并不是他们本身的过失。
九五:龙星春分时出现在天上,对王公贵族有利。
上九:龙星上升到极高的地方,是不吉利的征兆。
用九:卷曲的龙见不到头,是吉利的兆头。
把天上的星象同人间世事的吉凶联系起来,对此作出带有某种神秘色彩的解释,并且进一步把天象看作神的意志的体现,对天顶礼膜拜,这是中国古人的思维习惯。那时没有天文望远镜,没有相关的科学知识(在西方,这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到16、17世纪才有较大发展),按古人的思维习惯,绝不可能把顶礼膜拜的对象当作认识、研究和探索的对象。在今天看来简单明了的自然现象,对古人来说意义却非同寻常。神的意志通过自然现象表现出来,便成为对人的行为举止的启示。大凡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超出人们想象力和理解力的事物,都可以按这种“天人感应”的思路来解释。这样一来,人们的行为举止就有了依据。掌握着财富、权力、知识的王公贵族需要这样,普通的平民百姓也需要这样。
天文望远镜早把自然奥秘和神的实质看透了,但人在现实生活甲需要某种精神支撑,却是天文望远镜无法解决的问题。我们大可不必再像古人那样信奉“天人感应”的教条,也不信上天只对“大人”、“君子”显灵。然而,好人得好报,上天保姑善良的好人们,恐怕是许许多多善良的普通人宁可坚信的理想吧!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“吉人自有天象”,不也很好吗?
下一章